【开发者故事】第8期:在华为云做开发:云机器人、造元宇宙,还想上天-yb体育官方
程序员
在枯燥的代码海洋中日复一日地遨游?
学术专家
伏案在实验室计算一个又一个理论值?
no~ no~ no~
在华为云
程序员和学术专家的身份不仅能合二为一
而且可以很有意思
元好景竟然要造一个会议元宇宙
周博玩起了云原生机器人
阿普更是把自己的代码送上了太空
而三位开发者有一个共通点
都来自于华为云的创新团队
元好景的身份是时下最火热的元宇宙“建筑师”。我们华为人,即使到了元宇宙,第一件事情也是——开会!welcome to join the conference!
可是……
在现实里稀松平常的开会,放到元宇宙则需要各种技术叠加才能实现,而且愈是现实场景不被注意的环节,反而有可能成为关键难题。
沉浸式会议应用的开发基于华为云诸多服务,包含云会议、云桌面、云渲染、数字人、云存储等,需要处理多种信令流和媒体流。如何将这么多云服务的端侧sdk有序的组织起来,并且在一个移动应用中流畅的运行,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具体来看,vr移动设备作为元宇宙的入口,存在电池续航不足且计算能力弱的问题,往往运行一个独立应用就不堪重负,如果用它来开会,计算复杂度将大大提高,多流程梳理串联的实现也颇有挑战性,这对非常关注用户体验的元好景团队来说是个不可容忍的缺陷。
我们除了不断优化端侧应用,充分发挥端侧性能,还牵引了诸多云服务进行定制化的实现和改造,最终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云渲染也是华为云在元宇宙的亮点技术,华为云原生渲染引擎,基于光线追踪渲染技术,支持场景中不同类型、形态各异的光源,提供物理真实的直接和间接光照;同时,为了让云渲染服务价格达到人人可用的程度,华为云研发了共享渲染计算、资源复用、端云协同等技术,大幅度提升了服务并发量、降低运营成本。
放眼全球,云机器人站在了技术研究的前沿,在国内,华为云是首家布局云机器人的云服务商。
当前机器人行业存在一些现实难题,最大的痛点在于人们对于机器人的期望,和机器人实际能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拆解到具体的技术层面,尽管ai赛道很火热,但是机器人的自主智能化程度还比较低。此外,机器人的开发测试门槛和运维成本都非常高,机器人生态也尚不够成熟,这些都是摆在机器人行业面前的挑战。
华为的技术专家判断,现在是云技术入局的关键时刻。
机器人本身就是一个交叉学科,云机器人更是机器人和云计算行业高度交叉和综合的领域。周博和他的团队设计开发了云原生机器人数据闭环系统,作为华为云机器人平台的能力底座和核心竞争力。
在机器人 云升级为云原生机器人之后,可以实现通过海量数据来驱动机器人系统的持续进化,从而赋予机器人更强大的环境感知、任务和运动规划、精准鲁棒控制、以及多机器人协作等技能。
据了解,华为云已初步打通云机器人数据闭环流程,支持边云协同的机器人导航与交互、云上数据收集与分析、云上数字资产(地图)共享、云上仿真、云上机器人运行管理等功能。云机器人数据闭环服务邀测已上线。
基于云上仿真和ai训练服务,机器人技术和云的结合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体验,在云机器人领域,我们在探索的过程中跌跌撞撞,但其实已经走在行业的前沿,甚至是在定义一个充满机会的行业。
卫星网络在人类拓展地球外的新空间的工作中,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了打破传统卫星平台流程繁琐、应急响应能力不足等问题,北京邮电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与天仪研究院共同发起 “天算星座”计划,致力于实现卫星系统的智能化、服务化、开放化。
在技术方面,华为云主导并开源的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能够很好地支撑“天算星座”计划,并首次将云原生理念引入太空。
传统卫星受在轨计算能力等条件的约束,存在计算资源受限、数据传输量大等问题。以农田面积统计的应用场景为例,在传统方式中,卫星拍摄完的图片将回传至地面,由地面做分析和统计。一方面,传输卫星图像占用非常多的资源,另一方面,卫星传输带宽资源非常有限。这是一对棘手的矛盾。再兼顾误码率的问题,往往同一张图片就要传输三遍,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缺乏的挑战。
此外,传统卫星并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应用管理平台,这意味着工程师无法对已经发射上太空的卫星进行应用的管理和更新。优化卫星图片处理性能的工作更加无从谈起。
为了解决上述难题,阿普与团队在云-边-端这一常见的云计算技术架构基础之上,通过华为云孵化并开源的云原生边缘计算平台kubeedge以及边云协同ai框架sedna,帮助卫星实现了多项突破。
- 第一,将人工智能推理算法直接部署在卫星上,支持在星上对图像数据进行清洗,过滤掉大量无用图像,甚至在卫星上直接对部分图像进行计算,并将最终计算结果传回地面。相比全量图像回传,带宽花费得到数十倍的减少。
- 第二,拥有丰富计算资源的地面只需专注于处理卫星无法准确识别的“难例”,双重检验的工作大幅提升了卫星图像识别的精度。
- 第三,实现了按需更新卫星边缘任务,且帮助科研人员在地球上对卫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应用升级。
据了解,华为云“云边一体”方案在太空成功验证后,方案将批量部署在“天算星座”一期的6颗卫星中,在太空中形成协同计算网络,未来有望更好地服务于应急通讯、生态监测、防灾减灾、城市建设等。
我们最终追求的不只是云和边之间的协同,还有多个边缘之间的协同,最终推动边缘和中心云形成一张智能化的计算网络,实现无处不在的实时计算能力。不断延伸云计算的场景边界,是我们一直以来的目标。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techforwhat
华为伙伴暨开发者大会2022火热来袭,大会采用线上直播 线下80余个分会场联动的形式,聚焦伙伴和开发者最为关切的话题、释放更多潜力,携手伙伴共同成就。干货满满。
【精彩活动】
勇往直前·做全能开发者→12场技术直播前瞻,8大技术宝典高能输出,还有代码密室、知识竞赛等多轮神秘任务等你来挑战。即刻闯关,开启终极大奖!戳【】踏上全能开发者晋级之路吧!
【技术专题】
未来已来,2022技术探秘→聚焦华为各领域的前沿技术、重磅开源项目、创新应用实践。站在智能世界的入口,探索未来如何照进现实,干货满满!
- 点赞
- 收藏
- 关注作者
评论(0)